作者:范军 (Frank Fan)

新浪微博:frankfan7

Twitter:  frankfan7 

感谢51CTO编辑推荐阅读此文的前言,感谢网友们的留言鼓励。我一激动就话多,于是就有了下文。除了自吹自擂外,还想结交各路豪杰,也为有兴趣攀登科学高峰的同学提供些经验教训。若有您看不惯的地方,就当个乐子吧。

 引子

是什么让我决定挑战VCDX?

借机会拽一把。 请问你为什么登山?因为山在那里。

事实上我是逼上梁山的。

 

上篇  
初试锋芒

IT这么些年了,考证的情结始终不灭。当年从RHCE(Redhat Certified Engineer)的认证过程中还是有些收获的。不过在2010年初对传说中的VCDX还是高山仰止,可望不可及。因为当时全球也就20名左右VCDX而已。我当时已是VCP,可还有两门考试和文档设计和申请要做。一位当时的同事问我,咱俩弄个兴趣小组,一帮一,一对红,如何?这才有了后来的慢慢长征路。

我于是在一个月之内通过了Advanced Administrator Advanced Design 考试。因为该考试在我所在城市墨尔本没考点,我自费飞去悉尼几次考试。可是我的文档设计没能在申请日截止前提交。错过了20107月在墨尔本的答辩机会。而我的同事在经历美国答辩失利之后,成功把握住这次机会,成为全球第37VCDX.  我那个羡慕嫉妒恨啊,同时口水留了一地。

这一误不要紧,随着vSphere的推出,VCDX3也升级到了VCDX4。还得再考一门Advanced Data Centre Design vSphere 4.0.   开始和另外一位同事成立学习小组开练。猜猜我考了几次。不怕丢人,咱考了三次才过。第一次是受邀参加 Beta版,题比正式版多。第二次时间没掌握好。第三次才过。虽然说也是经历数次雅思水火洗礼的,可在考试中英语阅读大量案例,在时间上还是比英语为母语的人有点吃亏。虽说经历有点曲折,但有机会系统的把很多官方White Pager PDF文档都看了几遍,也在工作中有意识的点滴积累,不仅想着把活干了,还要想为什么这么做,有其他方法没?

这一晃就20115月了,这时候得知在新加坡11月有答辩机会。决定冲一把。白天带项目,晚上闭门造车搞设计文档往往夜深。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。当时仓促的拼凑了一个假想客户需求,套上一个我自认为四平八稳的方案。没经过真实客户环境验证,漏洞自然不少。在答辩中没有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。也没有充分的自信说服考官为什么该方案可行。

另外一个小插曲是由于预订班机的取消,我抵达新加坡也是答辩当天的凌晨2点,胡乱睡眠后状态不是最佳。在答辩没结束的时候我个人就预料到了失利的结果。

 

下篇     水到渠成

失利后心灰意冷,决定金盘洗手,退出江湖。无奈在2012年初的悉尼vForum大会上遇到一位原来的同事,哭诉我的经历之后,哥们以三寸不烂之舌让我重燃希望。于是在他及其朋友的激励下,重头再来。我们组成了VCDX预备队锵锵三人行。有几个周末和晚上就是在小组讨论和模拟答辩中度过的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我们互相挑战对方的观点,完善自己的方案和补充自己的短板。VCDX要求的不仅仅是VMware知识和经验,还要求对网络,存储,安全以及你设计中的方方面面的透彻掌握。优秀架构师的素养和思维方式,在设计文档和答辩中要充分展现。考官考量的不是你的设计方案多么完美无缺,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,是否在考虑了客户环境的限制,风险,执行等各方面后还能自圆其说。这就要求你有足够的现实案例来支撑你的方案。基于假想的客户环境的设计是允许的,但你答辩的难度之大会可想而知。

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,我提前一周抵达多伦多准备五月的答辩。一边倒时差,一边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温习设计方案。不知道是时差还是紧张,一周中我基本上在凌晨3点之前根本睡不着,好在答辩是周五下午。

演出开始了,面对三位VCDX考官,我自信的陈述了设计方案,与上次不同的是,因为有充分的准备,我很好的回答了提出的问题。第一关45分钟的方案陈述及答辩我觉得完成的不错。短暂10分钟休息后开始30分钟的现场设计。考官扮演的客户提出需求,你需要一步步推演出大概的设计草案。看官会问了:“有没有搞错,30分钟设计完整方案?这在现实中做第一次需求分析的时间都不够。”

这个环节考量的是你是否有清晰的思路,在关键点上问合适的问题,一步步设计大致框架。我认为这种能力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培养的,VCDX认证答辩阶段不是说你学了很多书本知识,到时候碰个运气,努力一哆嗦就有戏的。其实这是你多年第一手经验和能力浓缩在半天里的自然体现。坐在你面前的三位VCDX考官也是这么一步步磕过来的,你说他们会轻易降低要求放你一马侥幸过关么?

这个环节给我给自己及格分,大概覆盖了计算,存储和网络的关键设计决定。可由于时间关系,没能应对所有的设计需求。

紧接着第三关就是30分钟现场排错了。考官提出一个客户存在的问题,你分析什么地方可能有问题。我分析了方方面面后还是没能最终找出症结所在。其实结果也不是最重要的。考量的是你思路是否清晰,能否有条理的一步步用排除法缩小包围圈。

所有环节结束后我有机会对考官说考证感言。我声音哽塞无限深情地表达了我对虚拟化技术的热爱,以及在认证过程中的收获。当然还有感谢考官们的辛勤耕耘及表达仰慕之情等等。

接下来就是漫长的两周的等待,终于有一天收到一封关于VCDX结果的邮件,忐忑不安的打开后,跃入眼帘的是“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welcome you to the VMware Certified Design Expert community. Your VCDX number is 93. "   这让我不太敢相信,掐了自己几把后,才反复确认不是做梦。

 

更值得欣慰的是,我们并肩作战的三剑客获得100%
成功,另外两位分别是VCDX #83
VCDX #90

后记

几年的努力,总算是对自己,家人还有支持我考证的公司有个圆满的答案。

回首看来时路正如登山。不必怕山高路远,只走好眼前的一两步即可。不经意间,你已经登顶。

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 

 更多心得请看: